首页 » 综艺 » 我的青铜时代第02集

简介

季业,陈晓楠 陈晓楠,罗翔,陈佩斯,大鹏,罗永浩 综艺 内地 2021
在万圣书园,许知远让罗翔为他挑选一些法学入门读物。坐下来后,两人感慨道:拆书总是很开心的。年轻时候的罗翔,也曾有狂妄、茫然、抑郁的痛苦与挣扎。如今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坚守(good),内心有一种笃定与平静,他说,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好当下你觉得对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就足够了。
他说,人真正能影响的,是身边真实接触的、投入时间的所爱之人,非常有限。很多所谓的影响,只是片刻感动,之后依然投入到自己从前的生活。但我仍觉,我或许从中汲取了微弱的力量,哪怕为这片刻的感动,也想要记录些许。
致敬他,也提醒自己。

关于法律

道德是自律,而非他律。道德完美主义容易导致虚伪。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我们要宣布法律的权威性,但在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性本身的软弱。

积极道德主义以道德作为惩罚正当化的一种依据,如果某种行为违背了道德,就要千方百计来处罚,这种道德治理方式,反而会导致很多人的无道德。消极道德主义把道德作为出罪正当化的一种依据,一种行为如果在道德上是值得谴责的,它不一定是犯罪;但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生活上是被鼓励的,那它就不应该受到惩罚。

法律强调程序正义,因为司法一定会存在错误,通过程序所推导的过程,即便错了,也是程序推导的。法律很多时候是为了追求秩序,在程序中达到一种可见的、可被接受的、存在瑕疵的正义。但民众希望撇开程序,追求心目中的结果正义,但这反而会导致一种非正义。

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动机正义不代表结果正义,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节制,我们并非完全理性的存在。节制情感,谦卑地去接受一种程序正义,即便这种正义没有达到我们心目中的正义。

法律思维(法治)的训练,会不断提醒我们程序正义,要警惕实体正义,在程序中去追寻正义。追求秩序(程序)本身没有问题,但我们需要对追求秩序的权力本身有所制约。

法治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过程,首先强调权力本身要受到约束,在此背景下,其他人慢慢地,也会愿意约束自己。

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不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法律人,一方面要对权力进行警惕;一方面,要要提醒民众,激情是有界限的,要在法治的界限之中。同时要提醒自己这个牛虻,不要有太多的个人崇高感。

关于自省

现在演的是这个剧本,谁知道明天会拿到什么剧本。最重要的是,按你最想要的、最真诚的方式去演好,每天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朝着心中的标杆前进。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多年以后的你,能看得起现在的你。

每个舞台有其厚重的意义,但不要高估,以至于留恋。当有一天,别人说,够了,下去。那你就下去好了。

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滥用这种影响力,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

别人对你那么多赞誉,你觉得合适吗?那肯定愧不敢当啊。那别人对你的批评,为什么就深信呢?这是典型的双标啊,都是误解罢了。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承认自己、逻辑、理性、阅读的有限,承认自己是在一个偏见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人要接受事与愿违。我们太有限了,只能做我们觉得对的事,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人最大的痛苦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个很对。但这会让我们经常沉浸于一种幻象之中,好像只要思考到了,就可以做到,其实不是这样,这是一种自欺。

片刻的感动是一种自我欺骗。你在欺骗自己,也在欺骗别人,也让别人陷入了自我欺骗。

虚伪是肯定的,活不到那么清澈。只能在你的言语之前,行动能够多一步,来摆脱虚伪的自我控诉。

我一生都在跟虚荣、虚伪、虚无作斗争。

年轻的时候很狂妄,谁都瞧不起,懒得搭理人,咄咄逼人。但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虚伪、伪善的人,瞧不起自己。所有的运气好,都加持了你的狂妄,你应该、值得这么狂。所有的碎片,拼出的一个图景,形成了你对它的认知,但有可能你拼错了。

庆幸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提醒你,人应该谦虚、感恩。人应该走出自大、自恋,偏见的洞穴。有对命运的敬畏与惶恐。

人生很多特殊的节点,你只能把它归结为命运。你要演好你现在的剧本,因为你本不配拥有,所以要回馈。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对人生一些远大的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人都有一种浪漫,但不能永远浪漫下去,会走向自我毁灭。浪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人最终还是要进入到一个规则体系里,锁心所欲,但不逾矩。

人越是探讨抽象的概念,就越是觉得自己崇高,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就越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

朝着黑暗中的微光走去,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的怀疑是为了确信。

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眼光中、评价中、注视中,但人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要学会跟自己比较,使今天比昨天做的更好。

人的本性是骄傲和傲慢的,人总是自我中心,这是人不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比厌恶他人的傲慢,但我们却无比放纵自己的傲慢。一个真正伟大、有韧性的人,姿态一定是谦卑的。一个真正谦卑的人,才能发挥一个人最大的能力。

关于探求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勇敢不是盲目的莽撞,是合乎中道的勇敢,在认清自己的坚守下,勇敢地朝着它前进。怕的是,我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我始终不能勇敢地去坚守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在美之上,有更伟大的存在,那就是永恒的公平与正义。我们画不出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

我们的思维习惯标语化的世界,因为我们觉得世界太复杂了,理解不了,就选择了一种简单化的世界。

苏格拉底唯一的智慧,是否定性的智慧,承认自己的无知。揭示虚伪、自大、自以为是。

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妄立誓则祸近。

被遗忘是一种必然。爱比克泰德说,对于不可控的事,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保持谨慎。

我们无法找到一种确定性,当我们做出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又让我们处处碰壁,我们就会怀疑我们之前的选择是错的,于是我们又会投入另外一个选择,然后发现同样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这样一种不充分的存在,让我们不可能获得一种完美理性的选择,我们要接受这样一种有瑕疵的选择。

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是在不确定的世界,找到一种相对确定性。如果你没有这种智慧,无论你做出哪种选择,都是在焦虑中、茫然中、攀比中、争斗中、在每天的惶恐和抑郁中。人生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智慧,这需要一生去追求。

我们无法忍受生活的荒谬,我们总是希望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目力之所及,时常会给我们一种荒谬感、无序感,我们忙得像工蜂一样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所以问题就在于,你的坚守是什么,当你有你的坚持,也许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当我们感觉我们活成了自己所厌恶的样子,就要反躬自问,你心目中的持守是什么。

死掉的东西一定是随波逐流的,只有活着的东西才会抗争。心死为忙,在忙乱中,我们忘记了我们还活着。

人生中比拼的,绝大多数不是高能,而是基础的能力。人只有把基石打好,才能够逐渐的垒高。

@《我的青铜时代》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