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角落里的阳光正片

简介

孙浩洋 戴子翔,王亚丽,杨秀琴 剧情片 内地 2014
2012年4月12日由河南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众安实业有限公司、河南万奎创意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角落里的阳光》在郑州举行关机仪式。制片人现场回答记者犀利问题:电影,不只是看票房《角落里的阳光》是一部小制作影片,更是国内题材稀少的类型电影,从近些年的电影市场来看,这类的影片的受关注度普遍较低,好口碑换不来好票房。在关机仪式现场,就有记者提出了诸如此类犀利的问题,“此类电影的市场生存空间小,它的立足之地在哪”“对于这部影片的票房,你们有什么期待”……但本片的制片方显然没把票房当回事,该片的制片人郭永涛表示:如果我们要是指针对票房,就没有必要拍一部这样类型的影片了,电影,不是只看票房的。《角落里的阳光》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反映农村教育条件的真实情况、引起社会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关心和帮助。影片主题贴近、深入社会现实,洋溢着真爱、奉献、坚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触动观众内心深处隐约的生活记忆,从而达到影视艺术作品所期望引起的震撼和共鸣效应,观众从中既能看到“意图”,又能感受到“真性情”,达到 “寓教于乐”的目的。《角落里的阳光》片中的语言为河南话,影片也包含了丰富的河南本土文化要素,通过影片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农村教育的成就和现状,也能受到河南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的熏染。视界传媒2011年投拍的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开创了河南影视产业的新模式,并把河南的一代名将岳飞首次搬上大银幕,对河南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次,《角落里的阳光》的拍摄不但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也会对河南文化的传播和河南影视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弘扬河南文化、推进河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是河南电影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珍贵题材与严肃现实意义 电影《角落里的阳光》在新密农村实地取景,这与影片写实的风格是分不开的。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农村教育题材在国产影片中虽有佳作在前,但数量并不算很多。张艺谋导演1998年执导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是国内农村教育题材影片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影片通过一位农村代课女教师辛苦寻找失学学生的故事,呼吁社会与公众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它纪录片式的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的拍摄手法、贫困的山村小学,影片追求一种真实感,在某种程度上感染了很多人。因为该片与政策相符合,国家版权局还为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下发了版权保护通知,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国产影片的版权实行如此正式的保护,足以证明政府和社会对此题材的重视。2003年上映的《美丽的大脚》由杨亚洲导演执导,通过山村女教师张美丽这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人性之美。影片着重刻划张美丽忘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无私品质,她只知为孩子和学校争取,任劳任怨,受尽委屈,甚至牺牲自己的肉体也在所不惜。该片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优秀作品,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及观赏性的综合。《角落里的阳光》是继《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之后,又一部关注贫困地区教师与教育问题的影视作品。影片继承了两部前作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殷切关注,以及影片真实的创作风格。《角落里的阳光》选用的绝大部分演员都是从未触过电的普通人,未经过专业培训,朴实的表演和真实场景,流露着严肃写实的真诚。稀有的题材和关注视角是影片《角落里的阳光》最难得的的地方,但在致敬两部前作的同时,它又在确立主题方面有所创新。影片男主角肖建是从农村辛苦走出的大学生,却在大学毕业有机会拥有良好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时候,放弃了“大好前程“,回到贫困家乡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肖建是青年一代的代表,也是当下社会主力80后、90后的代表,他为了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与爱情,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无私精神和高尚情操,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所在,更是中国教育问题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关键所在。《角落里的阳光》关注农村教师,关注中国教育问题,电影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没有明星大腕的加盟。但是,它有一群付出热情和真心的制作班底——他们真诚、真实、用心。《角落里的阳光》9月全国发行,浓情献映教师节,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部真情流露、诚挚感人的影片吧!

@《角落里的阳光》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