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生命之树正片

简介

泰伦斯·马力克 布拉德·皮特,西恩·潘,杰西卡·查斯坦,亨特·麦奎肯,拉勒米·艾普勒,泰伊·谢里丹,费奥纳·肖,威尔·华莱士,JessicaFuselier,NicolasGonda,KellyKoonce,BryceBoudoin,JimmyDonaldson,KameronVaughn,科尔·科伯恩 剧情片 美国 2011

标题即是Malick在这部电影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他试图通过《生命之树》进行回答的。

其实用「好人」、「坏人」来概括有点太笼统,这个电影真正想探讨的是:如果不管是以「grace」还是以「nature」去对待人生,人生都会受难,那么为什么要选择「grace」?

这里的「grace」和「nature」很难准确的用一个词概括。「nature」的意思就是一种不被道德束缚、狗咬狗、不对别人善良、“不必去感谢谁因为他们是因为你有本事才对你好”、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正如电影中父亲教导他们要凶狠因为别人不会对你们好,也如男主Jack叛逆期时到处欺负霸凌别人甚至最后对他弟弟的手指开枪;而「grace」当然就是反面,也就是一种对生活保持感恩心态、对别人善良、恪守心中的道德与底线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正如电影中的母亲Mrs. O'Brien对她的孩子们很温柔以及男主弟弟R.L.原谅了男主对他手指开枪。

故事上来说,《生命之树》是关于一个家庭的故事。我先把这个故事的电影线列一下,然后再写写对电影线的各个部分的理解:

——电影开头的就是一道神秘的光线在闪烁。然后画面一切,我们来到了现实世界。这是在美国的一个小镇,60年代后期,Mrs. O'brien的另一个儿子、Jack的兄弟R.L.死了,这让一家人都很伤心,Mrs. O'brien尤其陷入了迷茫,因为R.L.是典型的遵循「grace」的生活方式的。如果不管是「grace」还是「nature」的生活方式最后结果都是suffering,那她选择「grace」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镜头切到一个满是摩天大楼的城市,一群鸟在空中飞舞,配合着bgm,显得美好、崇高而震撼人心;

——镜头又切回来,继续讲Mr.和Mrs. O'Brien的悲伤。接着,通过一个Mrs. O'Brien看向湖面的主观镜头(也就是湖面的画面),电影过渡到了一个展示从宇宙诞生到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表面与地球生物被极大破坏的sequence;

——画面一切,时间线跳跃,我们来到了一个沙洲,成年的Jack在这个荒凉的沙洲里行走。然后他醒了,原来这是他的一场梦。到了上班的时间,他面无表情地赶到了压抑、缺乏生气的办公室。在眺望办公楼外的钢铁森林时,他的思绪不断飘散,我们跟随着他的思绪,看到了他思绪中的幻想,那里有各种各样的sequence,现实的、超现实的、大自然的、等等都有。

——渐渐的,他的思绪飘到了50年代,他父亲与母亲相认。画面一转,他的母亲Mrs. O'Brien生下了他。从这一刻开始,整个电影变成了(幼年的)他的视角。这一段故事是关于Jack与两兄弟的童年与青春期,他们的innocence、他们的父亲母亲与他们的互动、Jack的叛逆期与R.L.的善良、他们眼中看到的肮脏黑暗的成人世界、等等。

——渐渐的,画面过渡到了60年代后期的刚刚丧子的悲伤的母亲,然后再过渡回了钢铁丛林,成年Jack结束了他的思绪。

——接着,电影又转换到了“人与自然”的部分。这里是50亿年后的地球,太阳变成红巨星摧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变的荒凉而死气沉沉,太阳则变成了白矮星

——镜头再一转,成年Jack又走在了那个沙洲上,但和上次空无一人不同,这次他被幼年时的他带领。然后他去了海边、幼年的家等等地方,和幼年的他、年轻的母亲、年轻的父亲、年老的母亲、年轻的兄弟等等各种时期的家人团聚互动。这一段很难形容,整体设计上充满了超现实主义。

——镜头转回现在的Jack。他微笑的离开了办公大楼。画面一切,变成电影开头的那神秘的光线,它依然闪烁。电影结束。

理清了脉络,那么现在来解读一下电影线。

电影开始有一道神秘光线,那代表着「生命」,而周围的黑暗自然就是「宇宙/大自然」。光线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是那么的渺小,却又是那么的闪耀。画面一转,进入故事。Mrs.O'brien迎来了丧子之痛,从而引到了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即:“如果不管是以「grace」还是以「nature」去对待人生,人生都会受难,那么为什么要选择「grace」?”电影之所以从这里开始,当然是因为想直奔主题,如果按顺叙从50年代讲起,这个故事会跑题很久。

紧接着不久我们就看到了从宇宙诞生到小行星撞地球的整个sequence,sequence还伴随着些许来自Mrs. O'Brien的问话。其实整个故事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两段宇宙的片段。该怎么理解它们?它们是故事的一部分吗?是意识流吗?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这一段也纠结了我很久。在查阅资料后,我的观点是:它们是「来自上帝的回答」。是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生命之树》是一部spiritual film,一部宗教片,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奇幻片(毕竟有没有上帝还未可知)。只有我们把那两段宇宙的片段当作来自上帝对人类的回答,我们才能非常清晰的解释这段片段在电影结构上的位置。如果把它解释成故事的一部分,那它本身相比其他部分也太不清不楚了,不像故事,而更像是为了让观众激起一种情绪;而意识流更不可能,看这片的应该也看过不少意识流电影了,抠门自问,哪有意识流电影逻辑这么清晰这么遵循科学理论的。如果把它看成类似于理性/杂耍蒙太奇的片段那就更扯了,你什么时候看过这么长的蒙太奇?时间这么长蒙太奇的作用早就散掉了。而且看成蒙太奇该如何理解Mrs.O'Brien的那个旁白?所以,唯一的角度只可能是来自于某种存在物的回答。而联想到Malick是个基督徒,而且他开头引用的Job的故事的形式就是上帝与Job的「对话体」,再想到圣经里上帝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玄之又玄(和片段的感觉非常相似),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得出结论:电影中两段插入的宇宙片段就是上帝对Mrs.O'Brien的疑问的回答。

那么上帝通过第一个宇宙片段表达了什么呢?他展示了宇宙的无穷无尽以及人类的渺小短暂。现代的人类因为科技成就,骨子里对宇宙的其他存在物都有一种优越感,导致他们无法去平和的欣赏那些东西;而随着我们逐渐被宇宙的浩瀚震惊而放下这种优越,我们开始意识到了宇宙中细微的「美」,那些水母、小溪、恐龙、细胞等等都被Malick拍的很美好。

当然,在第一次看这个片段时,我们还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这就像那种上帝与信徒的对话体文学,一开始的对话总是玄之又玄,后面才逐渐具体起来。所以Malick把这一段放在前面,剩下的故事放在后面用来佐证这一宇宙片段的论点。

继续说电影线。宇宙片段往后我们就来到了现在的Jack的时间线,各种办公室和钢铁森林,典型的「nature」式冷冰冰的、追逐利益的生活方式。Jack在对现实的不满中,想起了他的幼年生活,于是观众自然而然地就被引回了50年代,Jack与两兄弟的童年,他们一开始的innocent生活、成人世界的肮脏、Mr.O'Brien被解职、Jack后来的叛逆期与R.L.的善良等等,这一段Jack和他父亲在选择了「nature」方式后都开始懊悔,开始接近「grace」的生活方式。正如Mr. O'Brien的工厂破产后他所说:“I wanted to be loved because I was great; A big man. I'm nothing. Look at the glory around us; trees, birds. I lived in shame. I dishonored it all, and didn't notice the glory. I'm a foolish man.”

这整个现代Jack和五十年代Jack的故事,其实都是对于那个宇宙片段所讲道理的例子。即我们选「grace」和我们选「nature」虽然都会受苦,但只有「grace」能让我们充满爱,让我们体会到世界的美好,而「nature」只会让我们不断的陷入仇恨的泥潭。

在五十年代故事后,我们又回到了现代Jack的办公楼,然后就是又一段宇宙片段接一段超现实的仿若梦境的家人团聚片段,这两段也可以视为上帝对Jack的回答。把这两段连在一起就是:(你理解了「grace」的生活方式的的好处后),纵使是这样规模的苦难,你也依然能够快乐。

至于为什么上帝要用这些超现实片段去表达「你也依然能够快乐」的论点?那是因为这些片段很多其实是对之前现代Jack的梦境的呼应(即第一段宇宙片段结束后接的现代Jack的那段梦境)。所以他是在用视听化的方式说:(有了「grace」的心态后,纵使是有太阳毁灭地球这样的苦难,你的心境也能很平和,梦境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是单调的沙洲,而是幸福的团圆和美好(当然,有点夸张,但宗教嘛)。

片段结束后又返回现实的Jack,然后画面切到和开头一样的黑暗中那神秘的光芒。很明显,这两处也是上帝说的话,当然是通过「生活再黑暗也有一线闪耀的光芒」去赞颂「grace」的生活方式了。

这些分析下来,很明显整个电影的气氛非常life-affirming。而为了增加这种感觉,除了牛逼的bgm和那些大场面外,还有就是本身也非常life-affirming的调色(这个调色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这样说)、逆光(让被拍摄的人或物有一种既本真又life-affirming的质感)、以及仰角(模拟孩童视角,通过降低观众姿态让观众更好的去捕捉生活细微的「美」)等等。

————————————————————

写完了电影评论,最后总结一句,《生命之树》我认为完全具备成为满分电影的可能性,但是对于这个「上帝」的存在还是指代不够明显,使得很多人看的时候完全没意识到。如果Malick能调动试听手段让人更好的意识到那些晦涩的片段是来自于上帝,也许电影会更牛逼。

@《生命之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