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台湾剧 » 穆桂英之大破天门阵第30集

简介

杨绍鸿 焦恩俊,陈秀雯,林韦辰,文颂娴 台湾剧 中国香港 1998

本文于2016年12月31日,首发于耶律皓南吧。

突然之间填坑,是因为总是被人催,加之前天刚看完钢锯岭,思潮澎湃;元旦放假要带小孩,抓住这个加班的点,安静写点什么吧。

一、排风的美和慧

排风漂亮吗?用庞太师的评价是稍有姿色。宋君喜欢杨排风,除了杨排风有姿色外,还有点泼辣劲,给每天处在逆来顺受唯唯诺诺的脂粉堆里的宋君带来了新鲜感,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想尝尝鲜。等到被杨排风戏弄一番之后,宋君也就渐渐淡忘了。倘若真是倾城倾国,估计我们的宋君恐怕就要天天魂牵梦萦,想尽办法搞到手了。 排风开心地戏弄了一番宋君,说明排风聪明,还能接受,如果说是智慧,则大过特过了。戏宋君,最多算是小聪明。宋君那个时候一心想和排风亲亲,根本没有料到这丫头,胆子挺大,没大没小,自然也不设防。而那杨家三道菜,也只能说明排风同志不是全文盲,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还能文绉绉来几句。说不定这杨家三道菜是杨家人平时玩笑时就已经讲过的,又不是曹植七步诗,那真叫才子,绝顶聪明啊。 排风也就是那么点小聪明,最多在过家家时用用,离精明差太远。你看,排风去穆柯寨耍聪明偷降龙木,哪一次成功了。谁让穆桂英人家是大学正规科班出身呢。(人家陈希夷不是绝顶高人啊,大学教授哦。)自学了几招的泥腿子遇上正规军还是栽了。

二、有没有皓南,辽宋都必有一战

两个国家是否开战都是由他们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发展的情况来决定的,开战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在哪个时间点开战,可能会由一个人或一件事情触发。所以无论有没有皓南,皓南主战还是主和,辽宋都有一战,这是由于两国综合实力发展的结果。 你傻想想就像一个企业一样,效益好了,就会多买机器多招员工,再有资本的,还想兼并吞了效益差的同类企业,减少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国家也是一样,辽国通过政变,结束混乱局面,缓和了阶级矛盾,汉人地位提高,生产力发展;女主圣明,麾下又有皓南这样的大才,宗源这样的奋进宗族,加之本身就是马上民族,好战,必然想通过战争来开疆扩土,和宋国彻底分个高低。而宋国也是自持中原王朝,瞧不起辽邦,自觉总是被欺压,也想打一架好翻身。所以辽宋总有一战,而且要大战,只不过两支队伍的主帅可能是皓南和杨家。 所以,与其说皓南为一己私欲不断挑起战争,倒不如说是皓南的一己私欲和他的才华刚好为那个时代环境所需要,个人价值和时代潮流统一,不然怎么会有乱世出英雄之说呢? 一定要通过战争这种暴力的方式来分胜负,消除重大矛盾,这个也就意味着宋辽要打就要打大仗,小打小闹有个毛用。随便举个例子,《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反映出一个很明显的校园暴力问题:胖虎总是欺负大雄,大雄求饶装孙子,送东西讨好,绕道避开,都有个屁用,照样被胖虎找茬修理;以前还有机器猫顶着,机器猫要走,大雄没了保护伞;某次遇到胖虎又故意被揍,大雄拼死相搏,把胖虎吓走了,再也不敢随便挑事。 我并非宣扬暴力,但是自古至今重大的矛盾都是通过暴力来解决的。一战二战,国共内战。所以辽国故意出兵宋国,不能归咎于皓南的积极主战。所以排风一而再地劝皓南,放弃战争,我觉得很幼稚,甚至提出让杨家太君来帮他,我觉得很好笑。因为杨家本身就自身难保,很多事情拎不清。 这张剧照特别帅

三、杨家,你到底是咋想的?

通过前几篇的逻辑推理,以自圆其说为前提,我们设定《穆》剧发生的年代是宋仁宗时期。那个杨家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什么金沙滩一战,七子去一子回,其实讲的是宋仁宗的老爹宋太宗的事情。应当说杨家的这个重大人口伤亡惨案都是宋太宗一手造成的。 历史上是宋太宗主动出兵打契丹,原因无非是想一统中原,压压番邦嚣张气焰;还有个原因是因为萧太后新寡就跟韩德让好的死去活来,南朝觉得这是牝鸡司晨,淫乱朝廷,亡国之兆,正是出兵的好时机。于是宋太宗先派了先锋,然后自己率兵亲自出战。 你说中原王朝文化先进是先进,但是文化一先进,他就忘乎所以,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总觉得别人也应该这样。就如萧太后刚做了寡妇就跟老情人韩德让公然好上了,宋朝上下就觉得这个辽国朝廷上下应该是多么乌烟瘴气啊,臣子们看这个女人老大应该很不顺眼。 其实人家契丹人根本不管这一套,人家民族里女子地位很高,而且婚姻观念很开放。人家的祖先是白马青牛两位神仙,一男一女,共享祭祀的。萧太后的姐姐镇守辽国西部边陲,在自己老公死了之后,竟然主动嫁给一个奴隶,恐怖吧。再者萧太后跟韩德让好得跟老公老婆似的,第一是因为老情人,第二也拉拢了在辽国的汉人。你想啊,如果你是韩德让等一波汉人,你会咋想,在辽国我怎么也是个贵族,跑到你宋国就是一平民,搞不定还被日日夜夜怀疑是间谍,那还不效忠辽国?再者,人家萧太后也就恩爱韩德让一个,又没有雨露均沾,但这也不是意味着我就打压契丹人啊,人家萧太后也是很尊敬契丹贵族的代表耶律斜轸的,给耶律斜轸崇高荣耀,就是摆样子让辽国贵族知道,不会因为汉人地位上升而影响契丹贵族的地位。 另外宋太宗真不是打仗的料,当年宋太祖一根盘龙棍打天下无敌手,说明赵匡胤是个军事将才,但是赵光义就差远了。派个先锋去打契丹,一定要按照他绘制的地图驻扎部队,一定要按照他的战术打仗,白痴成这样也是少见。看看我们熟悉的著名将领,无论是军神刘伯承还是彭大元帅,打仗之前都是亲临视察,打仗时都是拿着望远镜在前线观察战况,时时调整作战策略。我们的赵光义同志倒是好,拿着几百年前的地图先画驻扎地,隔个十万八千里下命令指挥作战步骤。这个仗不打败,那才真是玛丽苏。 当然先锋惨败,赵光义自持是个军事人才,亲临指挥,又惨败,偷偷赶着小驴车逃命回来,半路遇上杨老令公和他的儿子们。杨家的男人们为掩护宋太宗断后,结果寡不敌众,只留了一个,其他统统报销。 应当说这是赵光义的耻辱,谁都知道这是老大无能,但是鉴于他是至高无上的老大,谁敢归咎于老大呢,而且大家都不怎么提这事,毕竟老大自己心里知道那都是自己无能导致的,真是羞死人。我们的杨家同志们倒是好,动不动就搬出这个事情来炫耀,虽然表面上是说自己家的男人们都为国捐躯如何无私无畏,但是宋仁宗听在耳朵里,心里就不是滋味了,你不是又在提我老爹的大错误啊。而且还总是不注意把口风,在家里动不动就说昏君如何如何。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现任上司,又没有更高的靠山,这不是找死是什么?不得不说,这里太君她老人家一直做得比较好,面对这么个乳臭未干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小皇帝,还是毕恭毕敬,说话轻重得当,进退有据。 古代人最喜欢通过婚姻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实力,好像现代人也是一样,在太君的媳妇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柴郡主,不过其他媳妇也全都不知道姓名。柴郡主无疑是柴荣的后代啦,真是贵族之后啊,但是问题是这个贵族的地位真的很尴尬。谁都知道大宋江山是赵氏兄弟从柴荣手里抢来的,无疑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不学周公,学强盗,自己坐江山,还好意思,所以只能给予柴家无限荣耀,赐以丹书铁券,安抚之余,也是做样子给当时还健在的柴荣老部下看,以稳定人心;但是其赵氏君主内心是极不平衡的,希望柴家死光光,就不会怕有朝一日柴家一党复辟。说实话,丹书铁券也是顶个屁用,也要看当时朝廷的老大认不认。等到后来《水浒传》中,柴家后人柴进还不是被逼上梁山,拿出个丹书铁券当草纸擦屁股都嫌硬。所以杨家和柴家结亲,我们抛开真情相爱的因素,真的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 所以可见杨家真是一个表面风光,有两把刷子(杨延昭和杨宗保还是会打仗的),实质没啥实力,又不被上司好看的这么一个大家庭。 知道自己的处境,那就低调一点吧,可惜杨家人真不咋低调。好吧,我们只能这样想,会打仗的,不见得就会搞政治,犹如韩信。在这半和平年代,军事家被政治家搞死,还是很容易的事情。(参照案例,韩信先被刘邦软禁,又被吕雉弄死。) 杨家大氛围如此,那么杨排风的政治水准也可见一斑啦。 为啥老是要强调政治这个东西呀?因为你看的不是《天仙配》是《穆》剧;你研究的男人不是董永,而是耶律皓南:这个出生政治世家,混迹朝廷,每天和军事政治打交道的才子。你丫的不懂点政治,你能理解他吗? 在某个专业领域,两个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的人,讨论一个高深的专业问题,那是相当煎熬和痛苦的。可见当时杨排风傻不愣一再要求皓南不去辽国,而去请求杨家帮助,皓南听后内心很无语,估计相当痛苦。

@《穆桂英之大破天门阵》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