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台湾剧 » 神雕侠侣潘迎紫版第05集

简介

何东兴 孟飞,潘迎紫,傅娟 台湾剧 台湾 1984
1960-1970年代,在国民党政府推进下,台湾本岛建立了三家“官督商办”电视台:中视、华视、台视。这三家电视台创办之初,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经营利润往往被利益团体分走、强行逼迫电视剧制作人直接负责电视剧时段的广告招商(招商不达标要赔钱给电视台),这些都影响了节目制作质量。1982,台湾三大电视台陆续播出了一些港剧,收视率非常高,但引发演员工会强烈抗议。1983年9月,三台总经理开会,华视老总建议1984年后停播港剧。另外两家老总赞成。1984年,中视播完最后一部港剧《天龙八部》。但当时台湾家庭已经开始普及录像机,1983年8月,《射雕》正版录像带在台湾上市。根据市场调查机构润利公司1985年的报告,大台北地区四分之一家庭有录像机,高雄五分之一家庭有录像机,七成五的录像机用户会租赁港剧录像带观看,最受欢迎的是武侠港剧。在港剧录像带的重压之下,台湾电视界在八十年代选择了“香港拍啥我跟着拍”的路线。1984年台湾中视版《神雕侠侣》、1988版《射雕》、1990版《天龙八部》、1991版《雪山飞狐》基本上都是这条路子。还有一部著名的非武侠题材跟风作品《一代女皇》,是跟风冯宝宝版《武则天》的策划,原定也是冯宝宝,冯宝宝拒绝接演,换成了潘迎紫,好在潘迎紫演出了自己的风格。至于中视版《神雕侠侣》,全剧是台湾中视方面因刘德华、陈玉莲版《神雕》正版录像带在台湾热销之后临时几个月内拉草台班子匆促搞定的一个跟风片,处处充满了突击赶工的痕迹,单集制作经费还低于陈玉莲版。

@《神雕侠侣潘迎紫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