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凶手就在我们中间HD中字

简介

沃尔福冈·施多德 恩斯特·威赫姆·博彻特,海蒂嘉德·纳福,ArnoPaulsen 战争片 德国 1946
这个片是二战后德国拍的第一部电影, Wolfgang Staudte编剧并导演,DEFA出品,也是第一部所谓“rubble film(废墟电影)”。当时的德国被四个国家分割统治,Staudte先拿到英国区的拍摄许可,但没有经费,美国区压根不让德国人拍电影,后来他到了苏联管区,苏联人很欣赏他的剧本,给了他经费支持,唯一的要求是改动了结尾,没有让那个captain被杀而是入狱。

到ending的时候我禁不住想鼓掌,因为拍得太好了,它采用了许多经典的表现主义元素,但也体现出新现实主义的苗头,似乎还有一些好莱坞电影和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影响,是一个绝对特殊的产物。在它之前,德国电影属于NAZI式宣传片,在它之后苏联对DEFA采取了严格的意识形态控制,东德再也没有拍出这样自由的高水准的电影,这部片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表现主义的元素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阴影的运用,从茂瑙、弗里兹·朗开始阴影就是表现主义大师们的利器,Staudte多次在表现紧张危险的时刻让主人公在墙上投下巨大的阴影,这是对德国电影优秀传统的一个很好的继承。再就是45度的倾斜构图,高对比度的布光,以及各种神秘的置景:忽闪忽闪的门,莫名其妙吹进来的风,叮当响的风铃,古怪的楼梯。这些手段给这片子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气氛,以此来映照德国人心中的创伤。这里很容易让人想起稍晚一些的德国人道格拉斯·瑟克,应该说瑟克在好莱坞拍得melodrama情节剧,他的布光、置景和构图摄影基本都是表现主义风格的,而这部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melodrama,应该是先于瑟克的,所以后来法斯宾德对瑟克的推崇和模仿,就有些舍近求远了。

主人公入戏的第一个镜头很有新现实主义的味道,从瓦砾中拉起的一个长镜头,主人公从远处入画走近,然后出画,背景是废墟,非常低沉的调子。主人公让人想起偷自行车的人里的安东,也许当时战败的轴心国到处都是这样瘦削无力,面容憔悴内心悲伤的男人。所以我有些怀疑,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导演们是看过这个片子,并得到一些启发的,毕竟在那种到处残垣断壁的环境中,再去找摄影棚置景已经没有意义了,最简单最有效的表现真实环境的方法就是扛着机器到街头去拍。但在美学上,新现实主义电影与此片有着很大的不同,新现实主义的审美风格是现代派的,而表现主义则更趋于古典,所以尽管此片有一些新现实主义的苗头,它还是不可避免的继续着表现主义的“陈旧感”。

这个片子还用了很多蒙太奇的手段,比如声音的蒙太奇,画面是主人公面部特写,其实几乎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声音是战场的惨叫,让人觉得好像他内心经历着极大的波动。还有语意蒙太奇,先给一份报纸特写,再给旁边的人物,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这都是简单的蒙太奇手段,但是不同于表现主义风格,是苏联式的。

staudte在此片中的表现主义不是偶然的模仿,表现主义本身就是在一战失利后催生出的艺术形式,用以描绘出战败的德国所经历的灾难和痛苦,诺斯费拉图里那段经典的黑色大船驶向港口就是为了体现这种恐慌和压抑,但德国人不是一个习惯绝望的民族,他们总会在结尾处给予新的坚强的希望,诺斯费拉图需要的是牺牲,而这部凶手在我们中间则需要的是宽恕、忏悔和正义,如果说staudte原来的版本结尾表现出的是复仇的正义的话,那么苏联人建议的修改版本则表现的是法律上的正义,此片上映第二天就是纽伦堡审判。

当然,这个片子不是没有问题,开头两段过于密集的音乐,没有采用环境录音,很让人遗憾,这本可以加强真实感。剧情在表现男女主人公从陌生到相爱的过程很单薄,可能是被删节过,但女主人公忽然就爱上了这个醉鬼,实在有些让人意外。可以增添相关情节,比如女主人公因为内心孤独和痛苦与男主人公同病相恋,并发现男主人公虽然穷困潦倒终日酗酒,但本质上是一个很善良的好人,等等。换句话说,89分钟的电影有些短了,增添一些必要的铺垫让片场达到100分钟的话,这个片子就很完美了。至于结尾部分,我不是很喜欢那种dissolve的处理,其实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镜头表现出那种正义和忏悔,不必非得dissolve,丧失了原本的真实感。

值得一提的是,DEFA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UFA,战后被苏联控制,更名为DEFA德国电影公司,UFA是德国电影黄金时代的大本营,是表现主义的老巢,无数大导演都是从UFA走出来的,特别是去好莱坞的那些人:茂瑙,朗,刘别谦,瑟克。

@《凶手就在我们中间》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