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 »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第3期

简介

王琴,涂承书 汪涵,韩红,蔡依林,王源,王力宏,莫文蔚,杨魏玲花,曾毅,张杰,田馥甄 综艺 大陆 2018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档以“星素合唱”为主体的音乐节目能够存活三年,包括创造它的人。

但现在,它做到了。

与大部分卫视到第三季度才放出音乐节目“大杀器”不同的是,从《歌手2018》到《幻乐之城》,湖南卫视在2018年前三季度,用心铺设了一条完整的音乐节目纵贯线。

从《歌手》是歌坛王者的决战之巅,《幻乐之城》即将带来天后的首度出山,而为这两档重量级的音乐节目承前启后的,是《我想和你唱》。

从2016年5月首播,到明晚即将推出的第三季最后一期,让无数素人能够与心中偶像合唱的《我想和你唱》,走过了一共35期的录制岁月。

35期节目,足够《我想和你唱》在中国音乐节目的历史长河里留下它应有的痕迹,若日后有天回顾,为它付出过心血的人希望它在观众心中拥有怎样的标签?

在节目即将收官之际接受捕娱记(ID:ibuyuji)专访的总导演王琴说,希望观众记住节目里传递的快乐和感动,“真实、温暖、快乐,是我们始终想要表达的。”

迎难而上,必须做出的改变

从平行式结构到渐进式逻辑

经营这一季“想唱”,王琴的压力是巨大的。这种压力每个电视人都可能经历——一档节目做到第三年,不突破显然不行,但突破又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考验。

本季《我想和你唱》的这种考验从第一期就开始了。首期以蔡依林为嘉宾的节目播出后,不少《我想和你唱》的老观众颇有微词:参加节目的明星嘉宾由3个变成了1个,合唱环节也相应有了巨大变动,“不习惯!”

第一期节目嘉宾的蔡依林收获了573万合唱者

在王琴看来,即便一开始会有质疑,走到第三季的“想唱”也“非变不可”。她说,除了导演组在两季节目之后本身就有创新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前两季《我想和你唱》“有一个天然的缺陷”,“三个明星带来的内容结构是抽屉式的、平行的,这导致90分钟内节目的推进性不强。”

另一个原因更直观——王琴说,前两季节目每期现场录制至少要花费3、4个小时,“但最后节目呈现只有90分钟,很多精彩内容被剪掉,作为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很可惜。”

莫文蔚创造了“想唱”有史以来最多合唱人数的记录

由此,他们在第三季节目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减法”,第一项就是把3个明星的体量变成一个人。

改变后的《我想和你唱》在王琴看来,逻辑上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悬念,“从数百万人通过手机端参与,到其中一部分出现在节目中的VCR里,或者有更幸运的人接到明星的电话,再到几十个人出现在舞台上,然后是6个人合唱、两个人彩排、一个人与明星合作大秀,这就是一个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故事。”

她认为,这样的结构,更能吸引住观众往下看,“跟明星一起找到最后的答案。”

撑起全场必然对嘉宾要求偏高

12位歌手一半是金曲奖常客

而她也坦言,节目看似是做了“减法”,但对于导演组来说,工作的难度实际上成倍加大了。加大的难度,首先来自于明星的人选。

梳理这一季《我想和你唱》歌手的名单我们会发现,12位歌手中,有三位曾获得华语乐坛最高音乐奖项“金曲奖”的肯定,除蔡依林外,王力宏、莫文蔚甚至还二度封王封后;而即便目前仍失意于“金曲奖”,但上周的嘉宾梁静茹曾4年蝉联歌后提名,林俊杰今年的歌王“陪跑路”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至于Hebe,封后那是迟早。

梁静茹在很多人印象里是第一次参加内地的音乐节目

除却“金曲奖”的认证,余下6位歌手也是藏龙卧虎。被《歌手》认证过的李健、华晨宇、张杰不必多说,吴亦凡和王源在年轻人心中拥有相当高企的地位,而凤凰传奇的国民认知度也无人能够否认。

选择这样的阵容,王琴及其团队是深思熟虑的——从三个明星一期到一个明星一期,想要撑起全场必然对嘉宾的要求偏高,“以前可能一个嘉宾有两首耳熟能详的歌就可以,但这一季的歌手,站在台上要唱五到六首歌。”

吴亦凡也是第一次让普通观众见证了自己的歌艺

她笑称,有的明星要求高,征集网友时用过的歌还不能重唱,“那自然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季歌手在歌坛中的咖位真的要很高。”

她透露,找人过程中韩红帮了节目组很多忙,甚至开玩笑说韩红几乎成了节目组的“艺人统筹”,“经常是救急,半夜找她来帮我们,她就去找她的朋友来救场。”王琴提到,像去年的孙燕姿,今年的王力宏、吴亦凡、林俊杰,都是韩红邀请来的。

用更丰富的素人数量展示“中国气象”

30个素人组导演为此连轴转了7个月

请明星难,找素人一样不简单。因为明星数量的减少,《我想和你唱》拥有了更丰富的素人表现空间和互动空间。

在王琴的理念里,“素人”才是《我想和你唱》区别于选秀节目或其他音乐类节目的最大亮点,“我们希望在每一个过程中引发观众共鸣。海选阶段,是每个人都可以拿着手机跟明星互动;到了现场,也是一个非常平等的互动氛围。”

环节的丰富增加了对素人“量”的需求

因为表现空间的丰富,今年的《我想和你唱》在现场环节上推陈出新。王琴说,每一个节目环节背后实际上是当下中国人的“丰富性”,“十秒同框里,我们能看到唱得好的,也有唱跑调的;所有嘉宾里你能看到被父母抱在手上的小朋友,也有白发苍苍的大姐,还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人。”

王琴说,其实节目组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在素人里体现真正的“中国气象”。

这种“丰富性”自然需要更多素人的面孔,按照捕娱记统计,这一季《我想和你唱》前八期,平均每期至少有28.25位素人嘉宾登场,素人参与力度比第一、二季比例高出56%。

庞大的素人数量让“想唱”现场更加多元和丰富

王琴说,《我想和你唱》拥有一个庞大的“素人寻觅组”,“这个组有30多个导演,他们的工作,从去年12月就开始了。”从去年12月,一直持续到6月27日林俊杰档期录制完成,为了这一季节目,素人组导演的工作时长达到了整整7个月。

真实,温暖,快乐

希望这是“想唱”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标签

前后录制了35期,当下让王琴记忆最深的就是上周梁静茹那期,见到梁静茹像做梦一样的52岁清洁工大姐,“她是自己报名来的,是那种话不多,但一开口就特别淳朴和真实的人,她喜欢在公园里唱歌,见到这样的大姐,我会觉得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暖的。”

这种“真”、“暖”和“快乐”,是王琴和《我想和你唱》节目组最终追寻的东西。

在这一季《我想和你唱》之前,王琴的作品是去年拿下豆瓣高分的零差评综艺《儿行千里》,与《我想和你唱》类似的是,那档节目也是以素人为主打的。

在王琴的心里,《儿行千里》和《我想和你唱》在操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已经找到了做素人节目的“要诀”,“那就是不要去做虚构的东西,什么样的素人节目能够打动观众?一定要TA先能打动你自己。”

返璞归真,才是类似节目的最高境界。这种气质同样存在于《我想和你唱》中,“在最开始重构模式的时候,我们的宗旨就是真。”王琴特别提到Hebe那期最后合唱者的选择,“她选的那个人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当时可以说是全场惊讶,但我们绝对不会去干涉,我们只是真实去记录。”

Hebe最后选出的合唱者曾令现场大跌眼镜

这种真实记录也包括对素人的要求,以及对于音乐带给人们快乐的“忠实记录”。王琴说,莫文蔚那期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说着“我不孤单,我是个石油工人”的素人,就是真实和快乐的代表。

一开口让所有人震惊的石油工人

“不同的人在听同一首歌时有着同样的感受和快乐,这本身就是奇妙的。”她说,如果《我想和你唱》能够把音乐给每个角落的人都能带来快乐的正能量传递出去,“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在互动中传递快乐的本质,是王琴眼中《我想和你唱》拥有的最幸福元素,“多有趣啊,这么多人一起来唱同一首歌,再把这么多人里打动人的人、快乐的人找到一起唱歌,其实是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

而她说,不管未来“想唱”还会不会继续,她相信日后观众回想起这样一档节目,想到的必然会是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虽然我们在音乐性上也做了很多突破,但最终留下的肯定不是紧张的比赛,而是传递的快乐和感动,是让观众想起那首歌曾经陪伴他走过的日子。”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