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简介

杰夫·奥洛威斯基 杰伦·拉尼尔,罗杰·麦克纳米,斯凯勒·吉桑多,卡拉·海沃德,文森特·卡塞瑟,马蒂·林赛,EnaHenderson,ChasePenny 纪录片 英语 2020

市场环境下,技术发展一直都是快于制度的,发展出现了问题,才想起来要制约,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如此,如今迫在眉睫的网络监管亦如此。本片就是从这样的角度切入,犀利的给我们这些手机成瘾者当头一棒。

李笑来老师说,相比时间、金钱,注意力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但现在所有的设备与软件都在试图抢夺你的注意力,他们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欲望,同时比你更加强大。人类是这样一种动物,一旦习惯了短平快的动物脑多巴胺奖励,大脑会被训练得只追求短平快和强烈刺激,也就是发生了「动物脑多巴胺成瘾」。那就很难从更为平淡,更为慢速的前额叶多巴胺奖励里体验到快乐了,比如主动阅读、深度思考等虽可以带来乐趣但不那么迅速强烈反馈的活动。所以短视频崛起的时代是必然而不是偶然,底层技术一旦突破,逐利资本的商业化只是时间问题,你可以看到tiktok、facebook、instagram、今日头条迅速席卷全球,上亿人沉迷其中,这其中充分利用了你的社交成瘾机制。 1.why?社交成瘾的原理:关系认同是人之本性 人活在世界上最古怪的认知都是我们的脸和我们的声音。我们对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和记忆都源自脸和声音,然而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脸,听不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所以,这样的状态说明了我们的基本处境是无法完全认知自己和了解自己,只能更加依赖他人的目光。只能通过他人的认同来了解自己,而且我们渴望认同,这是自古以来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对权力的向往,不论是精神、物质,既是驱使我们奋勇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沉迷其中的根源。 2.what?设计机理包含成瘾机制的原罪 互联网时代以前,人们所发明的东西,都是为大众服务的,自行车、汽车、计算器,它们是简单而中性的工具;当互联网时代兴起后,技术慢慢演变为向人类索取、引诱甚至操纵并从人身上获利的工具,已经由以人为主动型技术环境,转变为以人被动接受的、致瘾操纵型的技术环境。社交媒体不再是等在仓库里等着人去骑行的自行车,或驾驶的汽车,而是会自我学习、分析、操纵、致瘾的东西。 社交网络以前的日记是私密的,然而现在的微博是需要别人来看的,就是不断通过他人的关注来自我认同。公共文化的基础是聆听其他人的想法和反省自己,然而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去反省自己,我们忙着分享自己。然而我们焦躁的情绪反应带来更加强烈的分歧和对立,也是因为网络这个工具扩大了他们的自我。 3.how bad?危害:自我的路径依赖,通过复利原则不断喂养自我这个“怪兽”、驱动企业做大 ①个体的极度强化

互联网喂养怪兽一样的“自我”,是经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决策后,精准推送给我的,我一直接触这些,它会不停的给我提供“爽”的信息。长此以往,我们在网上听的都是自己一样的意见,出现了传播学上的密室效应,听到的话都是自己的回声。在网上意见不合的人很快别驱逐,很容易变成粉丝团体。我每天都觉得主流意见与自己的意见相合,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咨询如海量的时代,但是自己却生活在一个镜厅,无论往哪看都是自己的脸,无论往哪听都是自己的回声。 ②企业的路径依赖

有些人对这种道德选择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群企业家正在为了资本的利益,牺牲掉人类最后的底线,将我们下一代培养成注意力低下、缺乏社交能力的人。片中也给出了部分企业家的回答,经济奖励正在统治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能在经济奖励下做大,企业越来越大以后,每季度的增长需要让他越来越难以改变,正如推特ceo在听证会上所言“我当初创办这家公司的时候,没有想到它会变成这样。”一个产品成型后,它的走势就不再是他能决定的,每一次更新和功能改进,都是因为用户喜欢、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并不一定是一个CEO想要的,但这是路径依赖的结果,每一次的迭代都是利润驱动,逐步无约束的累积最终让他走向了深渊。 ③社会的舆论操控

之前针对奥斯卡影帝威尔斯密斯掌掴事件,台湾地区中坜信义的小学老师洪黄祥就在脸书分享看法,主题就是“舆论操纵”——“明明政治人物应该考虑的是公益,媒体应该报导的是真相,但我若故意要操弄舆论,我只要给你我要你知道的讯息就好,对我不利的,我一概不提。慢慢的,我就可以透过这种愚弄的手法,让民众变成对我死忠而深信不疑的禁脔而不自知,我要你膜拜你就膜拜,我要你打砸杀你就打砸杀,我要你铲除异己你就铲除异己,我要你上刀山下油锅,你还会争先恐后想要身先士卒。而这样的现象,正在世界各地上演,台湾尤其严重,令人担忧。”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相关推荐